从《边城》意象透析湘西世界
作者:倪素贞论文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12-04-18 浏览次数:次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从边城特有风俗中提炼出具有寓意的意象,构成独特意境。再现湘西地域特色的风情,呈现出美的令人心醉的湘西世界,美丽的又令人哀愁的湘西世界。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湘西边城世界的山水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以及和蕴涵于其中的令人叹惋的悲情。本文着重从《边城》小说的意象角度来分析审美,由此来透视湘西边城世界的民俗,美丽和悲哀。
关键词:边城;意象;湘西世界
一 美丽如画的湘西世界
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是有意义的物象,他是人物之外的物象与作家或者人物心灵的交融。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意象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边城》中反复出现的“水”的意象。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言:“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的关系”[1]因此,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的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必须依赖这一条河水。“[2]在小说《边城》中故事以水的意象开始,又以水的意象结束,在溪水边爷爷开始了一生的摆渡命运,在水上有翠翠的爱情,在河上出现了湘西人感觉最热闹的日子,出现了令他们张扬生命的龙舟竞赛等等。以水这个意象为中心辐射出船,河以及湘西人们的生活,这些构成完美的意境。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翠翠,不会有翠翠的爱情,更不会有《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边城》湘西世界之美,首在于水。水的意象筑构了一个梦,一种至纯至真的人性,水一般的灵性和诗一般至善至美的梦想,在边城也在作家的笔下流淌着,将我们带入一个善良、纯朴,既有人伦之善又有道德之美的诗意桃源。“说沈从文曾经赞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处,有独到处。”[3]“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景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境界。”《边城》小说不仅写景之美,而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边城》把湘西人们的古朴生活和美好心灵置于如诗如画的背景中,并以水为中心展开湘西世界,同时也将优美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融进湘西世界的美好梦中。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叫白河)蜿蜒迤俪流经茶垌。那清澈见底、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的深潭,那依山傍水的小城,建在河街上的吊脚楼,朗然入目的“黄泥的墙,乌黑的瓦”的近水人家。“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另外有攀引缆索的渡船,关系茶垌“风水”的白塔,两岸高山中“逼人眼目的深翠竹篁,竹篁中交递鸣叫的鸟雀……”作者以清秀之笔勾勒出湘西大自然的蒙茸物境。在这水一般的明亮、透碧、柔和的色调涂染的画面上,未被尘俗污染的纯真少女步入画中。
湘西是一个水的世界,美在于水,悲却终于水,联结着湘西人们的悲剧命运。作品中“水”是故事,一切人物由“水”发,由水始,由水终。《边城》中几乎所有人的命运是河水掌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边城”中以船为生的水手,为着那点微薄的工资活命或养家,就不得不把自己得全部劳力甚至生命交给水,交给一种似是而非而又注定会葬身河底的将来。《边城》中天保本是“水鸭子”在“走车路”失败后,仿佛被抽空了精神,在对现实的无所依恋中,到水中去补缀那份残缺的爱情。老船夫也是在渡船上打磨了大半辈子之后,怀着对自己的职分痛不可言、力不从心地忧郁逝去。翠翠的母亲为了继续那份最完美的爱情,在那屯防士兵服毒之后,也到河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萧萧》中在花狗的山歌中,她变成了妇人,失去了贞洁,对她的惩罚是到深水中去“沉潭”,以及《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与之相密切的渡船,都与河水有密切的关系。“水”沉淀着“若干年来若干人类的哀乐”。[1]在边城中“水”与“河”已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物象”,带有湘西的眷恋与追忆。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一直把长江,黄河作为“母亲”的原型替代。在湘西醉人的水乡世界背后“河水”成了一只沾满血腥的黑手紧紧的掐住他们的喉咙,在凶涛恶浪中漂着咯着血丝的歌声,在用力过度的呻吟中,是叹息,是哀鸣,沉埋着几多无辜者的冤魂。
湘西是水的世界,河水是一条线流经湘西地区的各个角落,联系着湘西的人与事,古与今,浸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边城》中与“水”的意象一起构成“美的令人哀愁的”湘西世界的另一个意象是“黄昏”。
古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这些咏叹既是对夕阳美景的无限留恋,也传达出深沉的人生之悲。《边城》中接受古典美学的影响,出现了三个“黄昏”场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所谓桃源世界的这种动人的天然图画连同充盈在小说中的原始的人情美,都有力的支撑着《边城》的‘牧歌情调。”这份美丽是作者倾心向往的,然而一再出现的“黄昏”意象却时时解构着这个美的世界。在美的透明的桃源世界里隐约的跳动着不和谐的音符。含蓄的透露了在现实与理想冲突中情感深处那深刻的矛盾与悲哀。
第一个“黄昏”意象出现翠翠爱情故事的开端,穿插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愉悦氛围中。“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2]给这个欢乐的情境蒙上了一层哀愁的面影。第二个“黄昏”的意象则出现在故事的高潮之中,天宝与傩送约好了一齐为翠翠唱歌,这个女孩子以朦胧而欣喜的心情期待着爱情的降临,“黄昏”出现了。“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天已快黑了,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停。……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漂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3]从以上两段可以看出当美丽的黄昏来临时,她却再次莫名其妙地想象与祖父地生死离别,以至于“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就忽然哭了起来”。显然,作者在对边城湘西世界进行诗意建构的同时已经有意地消解这一美丽的境界。翠翠怕失去祖父,作者又何偿不怕失去美丽的湘西世界。第三个“黄昏的出现是边城中“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簧吹的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4]这个“黄昏”的意象蕴涵着作为边城世界象征的老船夫抑郁的死去,白塔也神秘地倒塌。命运地悲剧是人力无法扭转地,他精心构建地理想世界也最终躲不过这个悲剧的下场。
在那幅看似和谐、静穆的桃源美景背后还蕴含着太多地好景不再,好梦难圆地无奈与悲哀,“黄昏”与边城世界的契合点在于它的美丽注定要消逝,“黄昏”意象传达出作者眼里边城世界的美丽,又透露了他深沉的悲剧意识。
在这幅美丽的水上的湘西世界中,翠翠是联结点,翠翠是边城的一个点,一条线,一支动人的曲子,或者说翠翠是边城的一个符号。通过她再现了湘西小儿女们不能自主的掌握命运的人生悲剧。翠翠生在水边,长养在水边,她的爱情发生在水上。“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5]这一段可以看出翠翠是在水边长大,是在水上进行着自己的一切活动。翠翠的天真活泼,翠翠的纯真童稚可掬跃然而出,当祖父问她“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的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子打架!”但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在心里答着,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这里少女的童真,羞涩及其内心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传神跃入眼睑,洋溢着青春的爱和美。翠翠是一个符号,她和《长河》里的夭夭,《三三》中的三三,《萧萧》中的萧萧,她们都是一个模样,健康、乖巧、天真、善良。同时她们的命运都一样的悲哀,她们的命运都是发生在水边,她们是湘西世界的少女符号。她们的美丽与悲哀的命运都融进了湘西世界里。
《边城》中的人物都与边城世界和谐分不开。杨马兵古道热肠,船总顺顺乐于济人之困,老船工拒收乘船人的“小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勤劳朴实的老船工,慷慨豪爽的顺顺,美丽善良的翠翠,豪侠重义的天保,傩送,无一不是美和善的化身。景,是人心中的景;人,是活动与景的人。人与自然相互契合,浑然一体。在如画的境界中焕发着勃勃生机的野性美,湘西边城世界的人们连同湘西的山水就成了湘西边城的文化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把自我和湘西的醇厚民风溶于清奇灵秀的水光山色之中。河水清澈透明,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心也如青山绿水般清澈透明。
边城世界洋溢着田园牧歌情调,其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人与自然仿佛交融着,自然被涂以主观色彩,而作家美学追求的目的,却在于人的自然化,即表现为不带社会阶级纹印的自然化的人,或被理想化了的古朴生活方式的人。[6]清澈透明的碧溪,寂静和平的茶垌城,独具特色的吊角楼,连同带着人们命运的渡船,和日日夜夜流淌着的河流,都呈现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古朴美,美丽的边城与生活中的所有的生灵构成了一副动人的天然图画,塑造了一个静谧的桃源世界。一切景色全仿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具有“无言之美”。
二 湘西世界的风俗
令人留恋的湘西的边城世界如梦如幻,水乡的桃源世界不仅有着优美的江南的美丽景色,而且最吸引人的是在那里的别有风情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特殊的地域营造了独具一格的风俗世界。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7]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湘西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带有特殊的文化氛围。《边城》中湘西纯朴的民俗在小说里有很强的审美内涵。例如《边城》中的端午节,划龙舟,吊脚楼,以及带有地方色彩的民事风俗,例如“走马路,走车路”的求婚方式,还有捉鸭子比赛,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等独特民事活动。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的意象也就远远的超出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作用。民俗意象的频繁出现,使边城显示着奇丽的情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小说的第二部分中“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8]经作者描绘成为弥漫着湘西地方色彩并且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湘西一景。沅江,沱江两岸的吊脚楼已经不是湘西原生态的居住场所了。它浸染着历史的沧桑与沉郁。小说中吊脚楼表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 再现了苗族屈辱的历史,传达出强烈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第二 反映了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男女任情任性的爱情生活。
第三 表现了苗族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感。
湘西世界的吊脚楼这一独特的景观,有一种飘逸欲飞的灵动之美,富有个性的民俗意象,更是湘西的一个象征,一个标志。如果没有这一符号,湘西的奇异风采要逊色的多,湘西奇特的风俗也会失去魅力,湘西水手与妓女的爱情也无以传世。
端午节是小说最多出现的地方,“船”与“端午节”是翠翠的爱情的梦。《边城》中四次写到龙船比赛。端午节的龙船比赛是对湘西人们力量的赞美,也是所有人的出场的背景。小说第三部分“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个人上了船,燃了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作品中描写的那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与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着湘西这一古老民族地强悍与旺盛地生命活力。“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地五百响鞭炮。”[9]这些场景复现了湘西古老民俗活动声势浩大地激动人心地热闹场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今人与祖先回归到同一种精神的流脉,寻求生命文化的整合。借千古传承民俗事象来表现湘西人们的拼搏精神。
端午节作为一个时间结点联系着边城故事的进展。《边城》四次在端午节日子划龙船,而歌各次的侧重点却不同。翠翠的朦胧爱情意识是从端午节开启的。“端午节”意象出现在小说的第三节,作者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来介绍龙船比赛举行的情况,其用意是在为翠翠的爱恋进展作场景准备。四次端午节的出现各有不同,无论是详细的划龙船过程的叙述,还是对端午节简单的一笔带过,作者都将翠翠融入其中,使她在不同的节日期间,将少女朦胧、清晰、执着追求的情感经历同划龙船的节日民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现了边城湘西少女特有的爱恋方式。在“端午节”里,在清清的河上,来往摆渡的船只中,引发了边城翠翠的情愫。
《边城》中除了外化民间特有的吊脚楼,端午节等意象的组合的湘西世界,最具显示楚地湘西风情的是民间的民事风俗。作者把淳朴的民风,民情,民性融入到边城之中,画就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湘西世界的风俗画,独具特色而又神秘迷人。
小说的第六部分重翠翠看到娶新娘的情景。“唢呐呜呜喇喇的吹”,有花轿迎娶,牵羊担酒。在文中“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团总的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10]作者用白描的叙述方法通过第三人翠翠的视角再现了湘西边城的迎亲风俗。
“对歌”是湘西边城的独特的恋爱的民间风俗。在翠翠的爱情选择中采用了湘西地方的特有的民间风俗,在大老和二老同时爱上翠翠时,祖父尊重了翠翠的心思,让兄弟俩人到溪边的山上唱歌,由翠翠从中决定,小说中“端站在渡口对溪的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因为老的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我就走了车路。”《边城》用“走马路”“走车路”的两种恋爱的方式.“车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求婚方式,“走车路”,婚约要正大光明,请媒人带彩礼前去相见;而“走马路”是少数民族的求爱方式,要在远处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才能赢得爱情。小说中大老选择了车路,于是托杨马兵去说亲在杨马兵看来老船夫是完全可以主宰翠翠的婚姻大事的。但是事与愿违,老船夫选择了对歌。由此看来,湘西的人们对“三从四德”观念淡薄,婚姻没有很多的繁礼缛节的社会习俗。
“走马路”,“走车路”这一特别的湘西边城的求婚方式就像一条跳跃的音符,从古到今的跳跃流传,情系着湘西的少男少女,成为边城人们的永久的不变的习俗。利用对歌来开启他们爱情的美好愿望。
湘西人们永远生活在缥缈的“过去的生存形态里。在他们的灵魂飞向天国时,也在保守内心的世界。老船夫的葬礼上在《边城》第二十章中“黄昏以前老道士用红绿纸剪了一些花朵,用黄泥作了一些烛台,天断黑后,棺木前小桌上点起黄色九品蜡,燃了香,棺木周围也点了小蜡烛,老道士披上那件蓝麻布道袍,开始了丧事中绕棺仪式。老道士在前拿着个小小纸幡引路,孝子第二,马兵殿后,绕着那具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两个年长的则站在灶边空处,胡乱的打着罗钹。老道士一面闭了眼睛走去,一面且哼,安慰亡灵。提到关于亡魂听到西方极乐世界花香四季时,老马兵九把木盘里的纸花,向棺木撒去,象征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情形。”[11]在这里老船夫死时下葬的仪式再现了湘西地方的特异性和原始的神秘性。而不是对丧葬仪式的简单的描述,它是湘西古朴民情的“常”是颂歌。体现着一个民族时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在作家工笔重彩的风俗描绘中,湘西人们对人生的独特情感态度,是一种唯湘西才有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浪漫情绪与宗教情绪的混合。
著名的学者王一川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形象应既包括自我形象,也包括他者形象,确切地说,就是由自我和他者地关象构成的……自我,是正在反思自身的自己本身,而必须求助于与周围他者的比较;他者,是使我得以成为身的参照系。在这个意义上,他者犹如镜子或者镜像,映照出自我形象。“[12]在边城中,翠绿的竹篁,清澈的溪水,宁静的白塔,小溪上的绳渡,茶垌的码头,酉水岸边的吊脚楼,以及端午节,赛龙船,捉鸭子比赛与男女中秋月下对歌等,构成湘西世界独特的风俗画。在湘西奇异的风景和独特的民风民俗中,风俗仪式是特有意象,它是表现湘西风土人情的荷意符号。复现出湘西民众纯朴的生存状态和本原的生命意义。
在湘西的世界中,不论人物还是风景图画都是诠释生命原型的载体,从而指向人存在的普遍本质,抽象性的内容——野性未泯的生命强力和淳厚质朴的风俗人情。
三 湘西世界的悲情
意象实际上就是有寓意的物象,它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形象或物象,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喻指出来,更能使抒情客观化。《边城》中反复出现“白塔”这一意象。在这里,白塔就是自然的一种人化,它不再是单纯构成美丽的湘西的一个物象。它肃穆地矗立在河边,阅尽了人间沧桑。在《边城》的开始,白塔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出现。“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垌“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人家。”[13]雷雨之夜,白塔轰然倒塌,老船夫也同时突然逝去,小镇被震撼,翠翠更是悲痛欲倒。从这两个场景看到白塔的命运和人生的命运相互映照,在自然景物之上寄寓了对湘西历史演变的内心感慨,拓展了景物描绘的情感表达空间。在小说的结尾,喻示着希望的白塔重新修复。“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有从新修好了。”而翠翠则在溪边守候着一个“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人。白塔这一意象,使小说有了一种超出故事之外的意蕴。从部分看象征着人的命运,从全面看,象征着湘西的命运。“白塔”这一自然物象之所以动人,除去构成美丽湘西世界的天然美好外,更因为它被作者赋予了人格的力量,契合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人生的情绪。
“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14]对于这出悲剧沈从文先生有意的回避或冲淡了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而是设计了很多误会。每一个场景都是湘西世界的一个缩影。翠翠的命运简直是在重复母亲的路,翠翠是一个悲剧的点,她处于悲剧的中心,她最大的悲哀就是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处于悲剧之外。爷爷为了她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以至于在雷雨之夜,突然离世。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也是为了翠翠才开始了月下对歌,结果是酿成了大老在烦恼、悲哀、愤慨之中这个水鸭子反被淹死在水中的悲剧。深爱翠翠又爱哥哥的二老傩送却离家远行。顺顺的两个儿子离去以后,尤其是大老天保的死,致使顺顺不愿意让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子作为二儿子的媳妇,这样二老傩送才远下桃源。最终导致老船夫努力的失败,并且在忧心如焚中猝然而死。他们围绕着翠翠互相牵连,他们都爱翠翠,每个人都把爱与希望孤独痛苦的埋藏心底,他们一个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交流。只有陪伴翠翠的杨马兵向她说明了以后,她才如梦初醒的哭了一个晚上。用老船夫的话说:“谁也无罪过,只应有天去负责。”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叹息,由此撕开边城和谐的另一面。只应有“天”负责的爱的缺憾吗?不是,而是湘西边城中人们的集体无意识造成的,这一切都是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
翠翠的悲剧表面看起来像是发生在无冲突的和平之日,除了误会就是凑巧,仔细看一下悲剧的背后并非全出于偶然,其中也必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对于傩送来说爱情的选择就是“渡船”与“碾坊”。船总顺顺虽然慷慨洒脱,但是团总以一座新碾坊作为女儿的陪嫁时,对他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渡船与碾坊的角逐中,他内心的天平是一直倾向于碾坊的一边,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回绝团总的提亲。在义利取舍中,也非决然的舍利取义。在牌桌上回答老船夫问话时那种轻慢的态度与口吻,以及老船夫在他面前所表现的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悬殊,由此造成了他们的隔阂,直到老船夫感到夙愿难成,心力交瘁而猝死,他才对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有了明确的表态,然而悲剧已经成为现实。“碾坊”不仅是翠翠和傩送幸福爱情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且在这里有了更深的内涵。“碾坊”这个小小的物与“渡船”这个湘西世界司空见惯东西两者的较量中,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已经侵入到乌托邦的世界中,为传统的乡村“乌托邦”无可回避的覆灭奏响了挽歌。作者思索着湘西世界的常态,是他在试图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那座历经沧桑的白塔是边城的标志,在雷雨之夜轰然倒塌的情景就说明了湘西梦的破灭。白塔不仅关系到小城的风水,而且已经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塔的倒掉喻示着原始而古老的田园牧歌神话的终结。
沈从文先生说过“美丽的总是愁人的,美的,总不免有时让人伤心”[15]在刘西渭对《边城》的评论中:“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16]这个悲剧永远的在翠翠的梦中。
翠翠一直在做梦,“梦”是翠翠的一个世界。作品中“翠翠每天皆到白塔下面去午睡,高处极凉快,两山竹篁里叫得使人发松的竹雀,其它的鸟类,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做的梦便常是顶荒唐的梦”[17]这里留下了大片的空白,造成了跳跃,有一个“梦”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翠翠的梦在美的世界中打碎了,傩送的出走他乡使她的梦惊醒,同时又给了她一个新的梦“……到了冬天,那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曾回到茶垌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8]这个梦境不仅将陪伴翠翠作出她的爱情选择,也将伴着翠翠面对各种坎坷。这个美丽的女孩接过祖父的渡船,什么也不肯说,只是默默地在这翠绿的山间,清澈溪水旁等待着,在经过暴雨洗涤后蔚蓝的天空下等待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和一个熟悉的声音,因为她的心中有个“梦”。
这个“梦”与湘西世界混融在一起,在《边城》中透出一种内在的悲凉和感伤的情绪。在这个如诗梦幻般美丽的世界中。《边城》中“溪水”“白塔”“吊脚楼”“黄昏”“渡船”“磨坊”等简单的平常的意象建构了一个令人心醉的湘西世界,背后蕴藏着一个美丽的令人忧愁的消逝的哀痛。这些平常的意象成为荷意的符号,具有独特的审美性,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表征,在湘西水的世界中有言说不尽的魅力。
注释
[1]转引 曹恒山《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意境》,《烟台师院学报》,1986年第1 期
[2][5][8][9][10][11][3][4][14][17][18] 沈从文 《边城》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6]孔范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P736
[7] 转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民俗意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二期
[12]转引《沈从文湘西作品中的“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2卷1期
[13][15] 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16] 转引《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P47 参考文献朱东霖 丁帆 朱晓进 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第1版
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温儒敏 《 文学史的视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2月1版
张足先 《 中国现代作家论证》 武汉出版社 1988年版
刘晔原 《 大众文艺学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
旷新年 《解读沈从文经典》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苏雪林 《沈从文论》 节选自《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4月北京第1版
汪曾祺 又读《边城》 节选自《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4月北京第1版1
沈从文 《边城》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
‘
‘
‘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边城;意象;湘西世界
一 美丽如画的湘西世界
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是有意义的物象,他是人物之外的物象与作家或者人物心灵的交融。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意象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边城》中反复出现的“水”的意象。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言:“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的关系”[1]因此,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的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必须依赖这一条河水。“[2]在小说《边城》中故事以水的意象开始,又以水的意象结束,在溪水边爷爷开始了一生的摆渡命运,在水上有翠翠的爱情,在河上出现了湘西人感觉最热闹的日子,出现了令他们张扬生命的龙舟竞赛等等。以水这个意象为中心辐射出船,河以及湘西人们的生活,这些构成完美的意境。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翠翠,不会有翠翠的爱情,更不会有《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边城》湘西世界之美,首在于水。水的意象筑构了一个梦,一种至纯至真的人性,水一般的灵性和诗一般至善至美的梦想,在边城也在作家的笔下流淌着,将我们带入一个善良、纯朴,既有人伦之善又有道德之美的诗意桃源。“说沈从文曾经赞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处,有独到处。”[3]“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景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境界。”《边城》小说不仅写景之美,而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边城》把湘西人们的古朴生活和美好心灵置于如诗如画的背景中,并以水为中心展开湘西世界,同时也将优美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融进湘西世界的美好梦中。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叫白河)蜿蜒迤俪流经茶垌。那清澈见底、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的深潭,那依山傍水的小城,建在河街上的吊脚楼,朗然入目的“黄泥的墙,乌黑的瓦”的近水人家。“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另外有攀引缆索的渡船,关系茶垌“风水”的白塔,两岸高山中“逼人眼目的深翠竹篁,竹篁中交递鸣叫的鸟雀……”作者以清秀之笔勾勒出湘西大自然的蒙茸物境。在这水一般的明亮、透碧、柔和的色调涂染的画面上,未被尘俗污染的纯真少女步入画中。
湘西是一个水的世界,美在于水,悲却终于水,联结着湘西人们的悲剧命运。作品中“水”是故事,一切人物由“水”发,由水始,由水终。《边城》中几乎所有人的命运是河水掌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边城”中以船为生的水手,为着那点微薄的工资活命或养家,就不得不把自己得全部劳力甚至生命交给水,交给一种似是而非而又注定会葬身河底的将来。《边城》中天保本是“水鸭子”在“走车路”失败后,仿佛被抽空了精神,在对现实的无所依恋中,到水中去补缀那份残缺的爱情。老船夫也是在渡船上打磨了大半辈子之后,怀着对自己的职分痛不可言、力不从心地忧郁逝去。翠翠的母亲为了继续那份最完美的爱情,在那屯防士兵服毒之后,也到河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萧萧》中在花狗的山歌中,她变成了妇人,失去了贞洁,对她的惩罚是到深水中去“沉潭”,以及《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与之相密切的渡船,都与河水有密切的关系。“水”沉淀着“若干年来若干人类的哀乐”。[1]在边城中“水”与“河”已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物象”,带有湘西的眷恋与追忆。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一直把长江,黄河作为“母亲”的原型替代。在湘西醉人的水乡世界背后“河水”成了一只沾满血腥的黑手紧紧的掐住他们的喉咙,在凶涛恶浪中漂着咯着血丝的歌声,在用力过度的呻吟中,是叹息,是哀鸣,沉埋着几多无辜者的冤魂。
湘西是水的世界,河水是一条线流经湘西地区的各个角落,联系着湘西的人与事,古与今,浸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边城》中与“水”的意象一起构成“美的令人哀愁的”湘西世界的另一个意象是“黄昏”。
古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这些咏叹既是对夕阳美景的无限留恋,也传达出深沉的人生之悲。《边城》中接受古典美学的影响,出现了三个“黄昏”场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所谓桃源世界的这种动人的天然图画连同充盈在小说中的原始的人情美,都有力的支撑着《边城》的‘牧歌情调。”这份美丽是作者倾心向往的,然而一再出现的“黄昏”意象却时时解构着这个美的世界。在美的透明的桃源世界里隐约的跳动着不和谐的音符。含蓄的透露了在现实与理想冲突中情感深处那深刻的矛盾与悲哀。
第一个“黄昏”意象出现翠翠爱情故事的开端,穿插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愉悦氛围中。“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2]给这个欢乐的情境蒙上了一层哀愁的面影。第二个“黄昏”的意象则出现在故事的高潮之中,天宝与傩送约好了一齐为翠翠唱歌,这个女孩子以朦胧而欣喜的心情期待着爱情的降临,“黄昏”出现了。“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天已快黑了,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停。……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漂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3]从以上两段可以看出当美丽的黄昏来临时,她却再次莫名其妙地想象与祖父地生死离别,以至于“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就忽然哭了起来”。显然,作者在对边城湘西世界进行诗意建构的同时已经有意地消解这一美丽的境界。翠翠怕失去祖父,作者又何偿不怕失去美丽的湘西世界。第三个“黄昏的出现是边城中“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簧吹的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4]这个“黄昏”的意象蕴涵着作为边城世界象征的老船夫抑郁的死去,白塔也神秘地倒塌。命运地悲剧是人力无法扭转地,他精心构建地理想世界也最终躲不过这个悲剧的下场。
在那幅看似和谐、静穆的桃源美景背后还蕴含着太多地好景不再,好梦难圆地无奈与悲哀,“黄昏”与边城世界的契合点在于它的美丽注定要消逝,“黄昏”意象传达出作者眼里边城世界的美丽,又透露了他深沉的悲剧意识。
在这幅美丽的水上的湘西世界中,翠翠是联结点,翠翠是边城的一个点,一条线,一支动人的曲子,或者说翠翠是边城的一个符号。通过她再现了湘西小儿女们不能自主的掌握命运的人生悲剧。翠翠生在水边,长养在水边,她的爱情发生在水上。“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5]这一段可以看出翠翠是在水边长大,是在水上进行着自己的一切活动。翠翠的天真活泼,翠翠的纯真童稚可掬跃然而出,当祖父问她“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的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子打架!”但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在心里答着,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这里少女的童真,羞涩及其内心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传神跃入眼睑,洋溢着青春的爱和美。翠翠是一个符号,她和《长河》里的夭夭,《三三》中的三三,《萧萧》中的萧萧,她们都是一个模样,健康、乖巧、天真、善良。同时她们的命运都一样的悲哀,她们的命运都是发生在水边,她们是湘西世界的少女符号。她们的美丽与悲哀的命运都融进了湘西世界里。
《边城》中的人物都与边城世界和谐分不开。杨马兵古道热肠,船总顺顺乐于济人之困,老船工拒收乘船人的“小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勤劳朴实的老船工,慷慨豪爽的顺顺,美丽善良的翠翠,豪侠重义的天保,傩送,无一不是美和善的化身。景,是人心中的景;人,是活动与景的人。人与自然相互契合,浑然一体。在如画的境界中焕发着勃勃生机的野性美,湘西边城世界的人们连同湘西的山水就成了湘西边城的文化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把自我和湘西的醇厚民风溶于清奇灵秀的水光山色之中。河水清澈透明,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心也如青山绿水般清澈透明。
边城世界洋溢着田园牧歌情调,其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人与自然仿佛交融着,自然被涂以主观色彩,而作家美学追求的目的,却在于人的自然化,即表现为不带社会阶级纹印的自然化的人,或被理想化了的古朴生活方式的人。[6]清澈透明的碧溪,寂静和平的茶垌城,独具特色的吊角楼,连同带着人们命运的渡船,和日日夜夜流淌着的河流,都呈现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古朴美,美丽的边城与生活中的所有的生灵构成了一副动人的天然图画,塑造了一个静谧的桃源世界。一切景色全仿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具有“无言之美”。
二 湘西世界的风俗
令人留恋的湘西的边城世界如梦如幻,水乡的桃源世界不仅有着优美的江南的美丽景色,而且最吸引人的是在那里的别有风情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特殊的地域营造了独具一格的风俗世界。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7]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湘西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带有特殊的文化氛围。《边城》中湘西纯朴的民俗在小说里有很强的审美内涵。例如《边城》中的端午节,划龙舟,吊脚楼,以及带有地方色彩的民事风俗,例如“走马路,走车路”的求婚方式,还有捉鸭子比赛,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等独特民事活动。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的意象也就远远的超出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作用。民俗意象的频繁出现,使边城显示着奇丽的情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小说的第二部分中“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8]经作者描绘成为弥漫着湘西地方色彩并且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湘西一景。沅江,沱江两岸的吊脚楼已经不是湘西原生态的居住场所了。它浸染着历史的沧桑与沉郁。小说中吊脚楼表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 再现了苗族屈辱的历史,传达出强烈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第二 反映了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男女任情任性的爱情生活。
第三 表现了苗族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感。
湘西世界的吊脚楼这一独特的景观,有一种飘逸欲飞的灵动之美,富有个性的民俗意象,更是湘西的一个象征,一个标志。如果没有这一符号,湘西的奇异风采要逊色的多,湘西奇特的风俗也会失去魅力,湘西水手与妓女的爱情也无以传世。
端午节是小说最多出现的地方,“船”与“端午节”是翠翠的爱情的梦。《边城》中四次写到龙船比赛。端午节的龙船比赛是对湘西人们力量的赞美,也是所有人的出场的背景。小说第三部分“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个人上了船,燃了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作品中描写的那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与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着湘西这一古老民族地强悍与旺盛地生命活力。“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地五百响鞭炮。”[9]这些场景复现了湘西古老民俗活动声势浩大地激动人心地热闹场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今人与祖先回归到同一种精神的流脉,寻求生命文化的整合。借千古传承民俗事象来表现湘西人们的拼搏精神。
端午节作为一个时间结点联系着边城故事的进展。《边城》四次在端午节日子划龙船,而歌各次的侧重点却不同。翠翠的朦胧爱情意识是从端午节开启的。“端午节”意象出现在小说的第三节,作者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来介绍龙船比赛举行的情况,其用意是在为翠翠的爱恋进展作场景准备。四次端午节的出现各有不同,无论是详细的划龙船过程的叙述,还是对端午节简单的一笔带过,作者都将翠翠融入其中,使她在不同的节日期间,将少女朦胧、清晰、执着追求的情感经历同划龙船的节日民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现了边城湘西少女特有的爱恋方式。在“端午节”里,在清清的河上,来往摆渡的船只中,引发了边城翠翠的情愫。
《边城》中除了外化民间特有的吊脚楼,端午节等意象的组合的湘西世界,最具显示楚地湘西风情的是民间的民事风俗。作者把淳朴的民风,民情,民性融入到边城之中,画就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湘西世界的风俗画,独具特色而又神秘迷人。
小说的第六部分重翠翠看到娶新娘的情景。“唢呐呜呜喇喇的吹”,有花轿迎娶,牵羊担酒。在文中“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团总的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10]作者用白描的叙述方法通过第三人翠翠的视角再现了湘西边城的迎亲风俗。
“对歌”是湘西边城的独特的恋爱的民间风俗。在翠翠的爱情选择中采用了湘西地方的特有的民间风俗,在大老和二老同时爱上翠翠时,祖父尊重了翠翠的心思,让兄弟俩人到溪边的山上唱歌,由翠翠从中决定,小说中“端站在渡口对溪的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因为老的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我就走了车路。”《边城》用“走马路”“走车路”的两种恋爱的方式.“车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求婚方式,“走车路”,婚约要正大光明,请媒人带彩礼前去相见;而“走马路”是少数民族的求爱方式,要在远处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才能赢得爱情。小说中大老选择了车路,于是托杨马兵去说亲在杨马兵看来老船夫是完全可以主宰翠翠的婚姻大事的。但是事与愿违,老船夫选择了对歌。由此看来,湘西的人们对“三从四德”观念淡薄,婚姻没有很多的繁礼缛节的社会习俗。
“走马路”,“走车路”这一特别的湘西边城的求婚方式就像一条跳跃的音符,从古到今的跳跃流传,情系着湘西的少男少女,成为边城人们的永久的不变的习俗。利用对歌来开启他们爱情的美好愿望。
湘西人们永远生活在缥缈的“过去的生存形态里。在他们的灵魂飞向天国时,也在保守内心的世界。老船夫的葬礼上在《边城》第二十章中“黄昏以前老道士用红绿纸剪了一些花朵,用黄泥作了一些烛台,天断黑后,棺木前小桌上点起黄色九品蜡,燃了香,棺木周围也点了小蜡烛,老道士披上那件蓝麻布道袍,开始了丧事中绕棺仪式。老道士在前拿着个小小纸幡引路,孝子第二,马兵殿后,绕着那具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两个年长的则站在灶边空处,胡乱的打着罗钹。老道士一面闭了眼睛走去,一面且哼,安慰亡灵。提到关于亡魂听到西方极乐世界花香四季时,老马兵九把木盘里的纸花,向棺木撒去,象征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情形。”[11]在这里老船夫死时下葬的仪式再现了湘西地方的特异性和原始的神秘性。而不是对丧葬仪式的简单的描述,它是湘西古朴民情的“常”是颂歌。体现着一个民族时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在作家工笔重彩的风俗描绘中,湘西人们对人生的独特情感态度,是一种唯湘西才有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浪漫情绪与宗教情绪的混合。
著名的学者王一川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形象应既包括自我形象,也包括他者形象,确切地说,就是由自我和他者地关象构成的……自我,是正在反思自身的自己本身,而必须求助于与周围他者的比较;他者,是使我得以成为身的参照系。在这个意义上,他者犹如镜子或者镜像,映照出自我形象。“[12]在边城中,翠绿的竹篁,清澈的溪水,宁静的白塔,小溪上的绳渡,茶垌的码头,酉水岸边的吊脚楼,以及端午节,赛龙船,捉鸭子比赛与男女中秋月下对歌等,构成湘西世界独特的风俗画。在湘西奇异的风景和独特的民风民俗中,风俗仪式是特有意象,它是表现湘西风土人情的荷意符号。复现出湘西民众纯朴的生存状态和本原的生命意义。
在湘西的世界中,不论人物还是风景图画都是诠释生命原型的载体,从而指向人存在的普遍本质,抽象性的内容——野性未泯的生命强力和淳厚质朴的风俗人情。
三 湘西世界的悲情
意象实际上就是有寓意的物象,它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形象或物象,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喻指出来,更能使抒情客观化。《边城》中反复出现“白塔”这一意象。在这里,白塔就是自然的一种人化,它不再是单纯构成美丽的湘西的一个物象。它肃穆地矗立在河边,阅尽了人间沧桑。在《边城》的开始,白塔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出现。“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垌“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人家。”[13]雷雨之夜,白塔轰然倒塌,老船夫也同时突然逝去,小镇被震撼,翠翠更是悲痛欲倒。从这两个场景看到白塔的命运和人生的命运相互映照,在自然景物之上寄寓了对湘西历史演变的内心感慨,拓展了景物描绘的情感表达空间。在小说的结尾,喻示着希望的白塔重新修复。“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有从新修好了。”而翠翠则在溪边守候着一个“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人。白塔这一意象,使小说有了一种超出故事之外的意蕴。从部分看象征着人的命运,从全面看,象征着湘西的命运。“白塔”这一自然物象之所以动人,除去构成美丽湘西世界的天然美好外,更因为它被作者赋予了人格的力量,契合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人生的情绪。
“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14]对于这出悲剧沈从文先生有意的回避或冲淡了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而是设计了很多误会。每一个场景都是湘西世界的一个缩影。翠翠的命运简直是在重复母亲的路,翠翠是一个悲剧的点,她处于悲剧的中心,她最大的悲哀就是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处于悲剧之外。爷爷为了她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以至于在雷雨之夜,突然离世。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也是为了翠翠才开始了月下对歌,结果是酿成了大老在烦恼、悲哀、愤慨之中这个水鸭子反被淹死在水中的悲剧。深爱翠翠又爱哥哥的二老傩送却离家远行。顺顺的两个儿子离去以后,尤其是大老天保的死,致使顺顺不愿意让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子作为二儿子的媳妇,这样二老傩送才远下桃源。最终导致老船夫努力的失败,并且在忧心如焚中猝然而死。他们围绕着翠翠互相牵连,他们都爱翠翠,每个人都把爱与希望孤独痛苦的埋藏心底,他们一个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交流。只有陪伴翠翠的杨马兵向她说明了以后,她才如梦初醒的哭了一个晚上。用老船夫的话说:“谁也无罪过,只应有天去负责。”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叹息,由此撕开边城和谐的另一面。只应有“天”负责的爱的缺憾吗?不是,而是湘西边城中人们的集体无意识造成的,这一切都是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
翠翠的悲剧表面看起来像是发生在无冲突的和平之日,除了误会就是凑巧,仔细看一下悲剧的背后并非全出于偶然,其中也必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对于傩送来说爱情的选择就是“渡船”与“碾坊”。船总顺顺虽然慷慨洒脱,但是团总以一座新碾坊作为女儿的陪嫁时,对他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渡船与碾坊的角逐中,他内心的天平是一直倾向于碾坊的一边,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回绝团总的提亲。在义利取舍中,也非决然的舍利取义。在牌桌上回答老船夫问话时那种轻慢的态度与口吻,以及老船夫在他面前所表现的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悬殊,由此造成了他们的隔阂,直到老船夫感到夙愿难成,心力交瘁而猝死,他才对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有了明确的表态,然而悲剧已经成为现实。“碾坊”不仅是翠翠和傩送幸福爱情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且在这里有了更深的内涵。“碾坊”这个小小的物与“渡船”这个湘西世界司空见惯东西两者的较量中,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已经侵入到乌托邦的世界中,为传统的乡村“乌托邦”无可回避的覆灭奏响了挽歌。作者思索着湘西世界的常态,是他在试图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那座历经沧桑的白塔是边城的标志,在雷雨之夜轰然倒塌的情景就说明了湘西梦的破灭。白塔不仅关系到小城的风水,而且已经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塔的倒掉喻示着原始而古老的田园牧歌神话的终结。
沈从文先生说过“美丽的总是愁人的,美的,总不免有时让人伤心”[15]在刘西渭对《边城》的评论中:“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16]这个悲剧永远的在翠翠的梦中。
翠翠一直在做梦,“梦”是翠翠的一个世界。作品中“翠翠每天皆到白塔下面去午睡,高处极凉快,两山竹篁里叫得使人发松的竹雀,其它的鸟类,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做的梦便常是顶荒唐的梦”[17]这里留下了大片的空白,造成了跳跃,有一个“梦”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翠翠的梦在美的世界中打碎了,傩送的出走他乡使她的梦惊醒,同时又给了她一个新的梦“……到了冬天,那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曾回到茶垌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8]这个梦境不仅将陪伴翠翠作出她的爱情选择,也将伴着翠翠面对各种坎坷。这个美丽的女孩接过祖父的渡船,什么也不肯说,只是默默地在这翠绿的山间,清澈溪水旁等待着,在经过暴雨洗涤后蔚蓝的天空下等待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和一个熟悉的声音,因为她的心中有个“梦”。
这个“梦”与湘西世界混融在一起,在《边城》中透出一种内在的悲凉和感伤的情绪。在这个如诗梦幻般美丽的世界中。《边城》中“溪水”“白塔”“吊脚楼”“黄昏”“渡船”“磨坊”等简单的平常的意象建构了一个令人心醉的湘西世界,背后蕴藏着一个美丽的令人忧愁的消逝的哀痛。这些平常的意象成为荷意的符号,具有独特的审美性,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表征,在湘西水的世界中有言说不尽的魅力。
注释
[1]转引 曹恒山《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意境》,《烟台师院学报》,1986年第1 期
[2][5][8][9][10][11][3][4][14][17][18] 沈从文 《边城》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6]孔范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P736
[7] 转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民俗意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二期
[12]转引《沈从文湘西作品中的“河”》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2卷1期
[13][15] 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16] 转引《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P47 参考文献朱东霖 丁帆 朱晓进 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第1版
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温儒敏 《 文学史的视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2月1版
张足先 《 中国现代作家论证》 武汉出版社 1988年版
刘晔原 《 大众文艺学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
旷新年 《解读沈从文经典》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苏雪林 《沈从文论》 节选自《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4月北京第1版
汪曾祺 又读《边城》 节选自《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4月北京第1版1
沈从文 《边城》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
‘
‘
‘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 我喜欢上了地理课
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