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蓝月亮二四六天精选资料天天 > 教育科研 > 课改前沿 > 正文内容

教研通讯周报 2011年9月总第271期 教育是文化立国的根基

作者:教科处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11-12-12 浏览次数:

教研通讯

周报 20119总第271  成武二中教科处主办

 

教育是文化立国的根基

张志勇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届全会发出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可以说顺应潮流、顺乎民心、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这里,我谈两点认识: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1.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现在都强调综合国力的竞争,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都是“硬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客观事实。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身陷金融危机之困的欧美国家对中国寄予厚望,希望中国伸出援手,这本身就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硬实力已显著增强。但我国的“软实力”,如文化竞争力等还非常薄弱。文化这个概念比较宽泛,从人们内心的价值信仰到外部的创业环境、体制等,几乎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这个国家可爱不可爱,有没有文化竞争力、有没有文化吸引力是一个重要方面。据新京报2011年10月31日发布的一个材料,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当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如果说,30多年前我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这么多的人有移民倾向尚可理解,但在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2.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标志。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些重大事件都与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们探求救国救民、寻找民族复兴的道路息息相关。人民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不仅经济总量要恢复其在国际上的应有份额,而且要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从中国历史上看,秦王朝统一中国以来,任何一个经济强盛的朝代,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辽阔的疆域,更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强大王朝创造的物质文明早已随着时代的消失而大都消亡,而他们创造的文化却绵延不绝,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创造出令世界人民敬仰的文化,这既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标志,也是民族复兴的终极目的。

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灵魂。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就是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在国外,人们经常说,一个中国人就像一条龙很难对付,两个中国人就好对付了,三个中国人就成一般散沙了。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凝聚力,形不成战斗力?不能不说,“窝里斗”、“窝里横”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一种劣质基因。信仰扭曲、诚信缺失、恶性竞争,深刻地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源。当前,人们热议,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和善意,为什么把人人都当成了竞争对手?信仰缺失也好,道德滑坡也好,公平正义缺失也好,都是缺乏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当然,出现这些现象并不可怕,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起飞中也出现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律悖反”现象,但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长期存在,我们要尽量缩短这个历史进程。中共中央下决心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一个基础工程。

4.文化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质财富丰富到一定程度,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准,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消费,就会慢慢让位于对文化财富的追求,让位于对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可以说,人们对物质产品的消费是有限的,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文化强国,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当然,从文化消费到文化产业,必须强调,文化首先是一种公共事业,其次才是一种产业,不能过分强调文化的产业属性。要引导、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追求文化立国,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更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丰富,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领导集体留下的宝贵的政治财富。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5.人是活的文化载体。

在我看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两个载体,一个是静态的物的载体,这就是人类留传下来的各种文化遗迹,和各种物质介质负载的人类经典文化;一个是动态的活的载体,这就是每个人类个体的一言一行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人是活的文化体。不过,这里的文化,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而这种活的文化,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生命力的文化,有竞争力的文化。这种活的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的培育,与这个国家的教育息息相关。遗憾的是,我国当下的极端功利主义盛行的教育,严重动摇着我国文化立国的根基。

6.功能异化不育人。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培养人的,是以文化人的。可今天的教育,其功能已经异化。在人们的意识中,上好幼儿园是为了上好小学,上好小学是为上好初中,上好初中是为上好高中,上好高中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在这个长长的教育链条中,“培养人”这三大字已从教育殿堂退避三舍,占居教育大雅之堂的,是考试、是分数、是升学。教育的这种价值取向必然导致整个教育系统的急功近利,必然有意无意的排斥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把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承和考试能力的训练上,把做人的教育、文化传承的教育、价值信仰的培育,等等,几乎都排挤掉了,造成了当下我们的孩子缺乏价值信仰、文化涵养、文明素养。我们从来不反对升学,我们反对的是不要育人,只要升学。这种扭曲的教育,危害的不仅是整个民族素质,也是每个国民个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7.恶性竞争扭曲人。

学校不重视育人,并不是学校本身的问题,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对经济政绩的片面追求,在不少地方也没少摧残文化。这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反映到教育发展上,就是追求升学率至上的“教育GDP主义”,导致了教育政绩观的扭曲。而对升学率的恶性竞争,带来的必然是教育的违规竞争、违法竞争,这种违规、违法竞争不但扭曲了教育,也扭曲了人。像“两张课程表”、面对各种规范办学要求公然唆使学生撒谎,……给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规则可以不遵守,法律可以违背。最终,我们的学生必然是规则意识淡薄、法治意识缺位、诚信意识滑坡。说到底,违规操作就是不遵守操作规则。从这里,我们不难找到中国频频发生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根源。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那些一线工人,不都是这30年的教育培养的吗?现在社会上诚信缺失,同样深刻地反映了极端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恶果。

8.“木桶效应”分裂人。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是由这只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板子决定的。同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竞争力如何,不是由所谓的精英决定的,而是由在社会中占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素质决定的。这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普遍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质量,重视教育公平,把教育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根本原因。我们之所以反对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试教育是危及民族素质根基的教育。因为应试教育只关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只有能升重点大学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教育的阶梯上不断地分化、排挤、分流、淘汰升学无望的学生,让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教育轨道,升学无望的学生则进入中等职业教育轨道,导致升学成功的学生往往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有缺陷;升学无望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轨道的学生,则既没有学到文化知识,也没有养成做人的基本素质。我坚信,决定我国国民素质的根基恰恰不是普通教育培养的所谓“精英”,而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普通劳动者。而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被迫分流到职业教育的学生,基础如此之差,何谈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应试教育给我国国民素质带来的恶果。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如果教育培养人的根基动摇了,何谈建设文化强国!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